Search


不足為外人道

因為成長經歷的關係,《比海還深》最能帶給我共鳴和感...

  • Share this:


不足為外人道

因為成長經歷的關係,《比海還深》最能帶給我共鳴和感動,雖然相比起《橫山家之味》與《海街女孩日記》,這部電影的美景美食的描寫較少,故事的佈局及情節也較為平淡,但它卻能從細節中準確道出一個個「賭仔家庭」的矛盾,作為一個「賭仔女兒」,我感受至深。

小時候有幾個片段尤為深刻。記得爸爸有一天突然送我一隻電動兔玩具,然後說他要離開家,可能過兩天才會回來,我從他關上家門那刻一直哭,因為我以為他得了重病。(可能是看了太多電視劇的緣故?)有時候,爸爸會戴著金項鍊金戒指,送媽媽珍貴的首飾,過一陣子,媽媽會趁我「睡著」的時後問爸爸她的首飾去了哪兒,那時候,爸爸身上的金飾也同樣不見了。上中學後,我開始有比較多的零用錢,印象中爸爸試過向我借錢,甚或偷我的零用錢。大概到了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爸爸其實是個賭徒。

大概是因為這些童年經歷吧,電影中爸爸對兒子既疼惜又無能為力的心情,媽媽深愛爸爸卻因為他幾乎無可救藥的缺點理性地意識到必須對他堅決的心情,還有奶奶看著兒子的事業與家庭沒能「開花結果」的恨鐵不成鋼,及兒子因目睹大人之間的種種無奈而感受到的迷惘,我都能理解,當然小時候我只懂得從「兒子」角度思考整個家庭面臨的局面。

爸爸是善良的熱心的人,很照顧他的父母親,在十個小孩中,奶奶最疼的就是他,但他不敢常會回奶奶家,因為怕她擔心、失望。爸爸說,爺爺奶奶是虔誠的基督徒,但他自己卻好煙、好酒、好賭,他不想他們蒙羞。爸爸工作也很認真,同事都喜歡他,說他不計較,沒什麼朋友的他視同事如兄弟,兄弟的事他特別上心,當然某程度上這也讓他的家人更為難了。

電影中媽媽跟爸爸要生活費,爸爸偷偷數錢包剩下多少錢,在兒子面前逞強,在工作上用心提攜後輩,也喚起我許多回憶。阿部寬擅長且經常飾演是枝導演故事裡的小男人,生活上的種種尷尬及為難,他都演得駕輕就熟(我覺得他的定位有點像英國的Hugh Grant),同場觀眾看著看著笑了,我卻看著看著哭了。

以前我總懊惱爸媽不愛對方,而這電影某程度上讓我釋懷,讓我明白在大人的世界裡,愛情雖然重要,但麵包也沒有不重要,不然我可能連長不長得大都成問題。這電影也某程度上填補了我內心的空虛,因為我終於透過電影立體的描述中意識到,雖然每個人看似孤單,但他們仍深深聯繫著對方,而至於為何停留於這個看似四分五裂的狀態,說到底也是為了孩子好。

「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爸爸無法成為別人眼中的「好男人」(雖然我還是為他的善良感到驕傲),媽媽沒能成為「幸福少奶奶」,奶奶沒法好好享兒孫福,人生就是充滿種種無奈。

從小到大,我倒沒有什麼宏願,只希望長大找一份好工作,然後替外婆裝修她的老家,讓爸爸驕傲,而當我找到工作時,除了媽媽,家人們都幾乎以一個接一個的節奏離開,怎麼不無奈呀?

最無奈的莫過於,有一位影評人看完這部電影後狠狠批評它「矯情、不好看」,不要緊,她不明白也是好事,證明她的童年沒經歷過這些矛盾,但我也因此沒有再看她的文字了,因為有些感受,沒經歷過的人也應該懂,胡亂把自己不喜歡的冠上矯情的罪名,真正矯情的是她。

分享一首蘇打綠的老歌,是我的海。

https://youtu.be/5Yoxv_PAJcE

「如果時間一直走得那麼快
我怎麼對你依賴」

我依然相信這世界上有比海還深的愛。

#怪咖電影清單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筆者為香港九十後女生,藝術工作者,副業為散文作者及電影部落客,於2018年4月開始了這個專頁,以電影、音樂、文學記錄曾經的故人、故事。 電影源於生活。 歡迎合作邀約。
View all posts